时间:2023-01-19 20:43:52 | 浏览:1232
宋姓
宋姓,中华姓氏之一,最早源自子姓,起源于河南商丘,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。
宋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118位。当代,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,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.81%,为第22位大姓。
宋姓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。宋由“宀”和“木”组成。木代表建木,“宀”上的点代表“天齐”,“冖”代表天穹,表示晷天历度。
宋氏图腾
宋由“宀”和“木”组成。木代表建木,“宀”上的点代表“天齐”,“冖”代表天穹,表示晷天历度。其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。
宋氏始祖
微子,子姓,宋氏,名启,后世称微子、微子启、宋微子。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、商纣王帝辛的长兄。
子启同母兄弟共有三人,子启是长兄,中衍(宋微仲)居中,受德(商纣王)最小。微子启的母亲生子启和中衍的时侯还是妾的身份,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。父母想要立长子子启为太子,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,认为有正妻的儿子在,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。子启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。
周朝初年,子启被周成王封于商之旧都商丘(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),建立宋国,爵位公爵,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,成为周朝宋国的开国始祖,后世称之为宋微子(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,改启为开)。
子启死后,其二弟中衍(宋微仲)继承宋国君主之位,葬子启于宋国国都商丘西南二十五里微子墓,建有微子祠。
宋氏祖训
一、祭祖之日,举仁教之心,咸集祭之,不忘本。
二、和睦相处,富帮贫,贫不嫉富,团结友爱
三、族谱启用起,按世系遵班取名,不准任意混淆世系。
四、同族最好不通婚,加强宗族观念。
五、虚心学习,热爱祖国,热爱劳动,遵纪守法。
六、对人和气,讲文明,讲礼貌,讲道德,不卑不亢。
七、居官清正,廉洁奉公,大公无私,留名千古。
八、族人友好相处,保持统一,反对分裂。
九、宗族老幼及同辈都应互相尊重,不准对骂取乐。
十、吾族规定,父慈子孝,兄宽弟忍,负孝敬之道,弟敬兄,
如有虐待父母,活不养,死不葬者,共诛之 (来源:百度贴吧)
宋氏起源
主要源流
1、出自子姓,以国名为氏。周成王时,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,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,建立宋国,封为公爵,尊为“三恪”之一,以奉商祀。 [3] 到宋襄公时,宋国已成为天下诸侯之盟主,春秋五霸之一。到秦昭襄王二十一年(公元前286年),齐国灭宋,子孙遂以国为氏。 此支来源为宋姓正宗,在宋姓人口中占绝大部分。
2、出自姬姓,以祖名为氏。姬宋,字子公,又称公子宋,为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大夫。其后裔子孙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,称宋氏。
3、源于改姓而来:
1)韩姓改宋姓,为过继改姓。
生于上海的宋氏三姐妹,先辈是客家人,原住河南安阳。南宋时期,韩显卿入粤任廉州太守,后定居文昌锦山。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,遂改姓宋。
2)山东成武宋氏部分是太祖次子燕王德昭的后裔,其直线世系成武郜鼎赵宋。山东成武县郜鼎部分宋氏为赵氏改姓,该族尊宋·靖王次子赵昶为其一世祖,且已经流散至各地,留在当地的人数已不多。
1276年,元攻南都,宋朝覆灭。因怕元兵追杀,赵氏一族中赵昶与其兄赵旭自临安逃至山东禹城,后赵旭隐迹禹城,赵昶逃至山东成武并改为宋姓融入当地宋氏,隐迹郜鼎。
3)少数民族改宋姓,主要有:
①源于土家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唐末五代时期,湖南西部沅陵地区的辰州蛮酋(今湖南沅陵邵阳、怀化一带土家族)有取汉姓为宋氏者。
②源于党项族,出自宋朝时期西夏国党项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北宋时期,西北地区的西夏国党项族中有汉姓宋氏,主要分布在宁夏与内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区。
③源于蒙古族,出自元末明初蒙古族官吏伯容帖木儿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
元末明初,不少蒙古族将领、地方官吏纷纷归降于明朝政府,被明太祖朱元璋分别赐予汉姓,其后裔子孙的绝大多数沿袭汉姓。
④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满族宋嘉氏,亦称宋家氏、嵩佳氏、松佳氏,满语为Sunggiya Hala,世居董鄂(今辽宁桓仁、宽甸一带)、长白山海兰(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)、松江(今吉林安图)等地。后多冠汉姓为宋氏、嵩氏、苏氏等。
得姓始祖
微子启
微子启,子姓,名启,宋国第一代国君。商王帝乙的长子,帝辛纣的同母兄 。
帝纣荒淫无道、残害忠良,微子启逃亡在外。周灭商后,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见微子启一心归顺,平定“武庚叛乱”有功,于是封微子启于商丘,建立宋国。宋国在战国后期被齐、楚、魏三国瓜分,宋国公室子孙便以国名为姓,称为宋氏,他们尊微子启为宋姓的得姓始祖。
迁徙传播
先秦时期,宋姓主要分布于河南、河北和山东等北方地区。
秦汉、魏晋南北朝时期,宋姓已经播散于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等地。
唐宋时期,宋姓已扩展到四川、广西、湖南、广东、福建等地,尤其盛兴于陕西地区。清初进入台湾省。
人口分布
宋朝时期,宋姓大约有88万人,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.1%,排在第十六位。陕西为宋姓的第一大省,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9.4%。在中国的分布,主要集中于陕西、河北、四川、河南,这四省宋姓占宋姓总人口的67%,其次分布于山西、浙江、山东,这三省的宋姓又集中了16%。中国形成了以秦川、冀豫为中心的两个宋姓人口聚集区,宋姓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。
明朝时期,宋姓大约有54万人,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.57%,排在第三十七位。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,约占宋姓总人口的17.1%。在中国的分布,主要集中于山东、江西、浙江,这三省宋姓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6%,其次分布于山西、江苏、河北,三省又集中了25%的宋姓人口。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、东南、南方迁移。宋元明600年间,中国总人口纯增长率是20%,宋姓人口增长是负值。面对战乱和屠杀,受害群体首先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,宋姓是北方地区姓氏,受到惨重的损失。中国重新形成了鲁冀、赣浙苏两大块宋姓人口聚集地区。
当代,宋姓大约有1120万人,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.81%,排在第二十二位。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,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14%。在中国的分布,主要集中于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黑龙江四省,大约占宋姓总人口的43%,其次分布于辽宁、四川、湖北、江苏、山西、吉林、湖南、安徽,这八省又集中了34%的宋姓人口。中国形成了冀鲁豫、川鄂、黑吉辽三块高比率的宋姓区域。当代,宋姓在山东东部、黑龙江、吉林东北部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,在1.4%以上,有的达到2.5%以上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中国国土总面积的5.6%;山东西部、晋冀豫、陕甘宁大部、苏皖鄂川大部、辽宁、吉林西部、内蒙古中部和东部,宋姓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.7%-1.4%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8%;云南、贵州北部、四川东部、湖南北部、湖北南部、江西、福建西北部、浙江大部、台湾东南部、青海东部,宋姓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.35%-0.7%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9.4%%;宋姓在其他地区占当地人口比例0.35%,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47%,其中占当地人口比例不足0.1%的地区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8%。
宋氏文化
郡望堂号
郡望
西河郡:春秋时期,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(今浚县、滑县等地);唐朝时期,曾以汾州为西河郡。
广平郡:汉景帝中元元年(前149年)分邯郸郡置郡,治所在广平(今河北鸡泽)。
敦煌郡: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,分酒泉郡置郡,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。
河南郡:秦时置三川郡。西汉高宗二年(前205年)改为河南郡,治所在雒阳(今河南洛阳)。
弘农郡: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(前113年),治所在弘农县(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)。
江夏郡:西汉高祖时设置,治所在安陆(今湖北云梦)。
乐陵郡:治所在今山东省乐陵一带。
京兆郡:即首都长安直辖行政区。汉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年)设京兆尹,下辖十二县。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。
堂号
拱微堂:以望立堂。
京兆堂:以望立堂。
西河堂:以望立堂。
广平堂:以望立堂。
敦煌堂:以望立堂。
河南堂:以望立堂。
弘农堂:以望立堂。
扶风堂:以望立堂。
江夏堂:以望立堂。
乐陵堂:以望立堂。
玉德堂:宋朝时候,宋祁及胞弟宋庠一同中了进士。宋祁礼部考试第一,官拜见兵部尚书,著有《玉楼春词》,有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的名句。人们叫他“红杏尚书”,人称“二宋”。其后以“玉德”为堂号。
宋姓宋姓,中华姓氏之一,最早源自子姓,起源于河南商丘,微子启为得姓始祖 。宋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118位。当代,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,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.81%,为第22位大姓。宋姓祖先发明并继承建木晷天。宋由“宀”和“木”组成。木
宋姓的发展过程宋姓,中华姓氏之一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子姓、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微子启为得姓始祖。宋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118位。当代,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,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.81%,为第22位大姓。宋姓祖先
泰州海陵港口镇《宋氏族谱》 取名字派次序录 孟子云:姓所同也,名所独也。 自始祖道真公,至十七世子孙众多,字派各别。恐次序紊乱,由十八世以下编成十四字列左(如下): 字派:学乃振家成世业,儒为华国焕文章。 嗣后,由十八世以下,合族依此世数取
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姓氏,常会说一句话,“行不更名,坐不改姓”,足见姓氏对于中国人是多么重要,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,绝对不会改姓的。往往改姓都是出现了被仇家追杀等迫不得已的情况,才会改姓的。然而,影响中国20世纪的一个家族,却毅然改姓。这个家族
宋氏简介宋姓,中华姓氏之一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子姓、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。微子启为得姓始祖。宋姓在宋版《百家姓》中位列第118位。当代,宋姓总人口约1120万,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.81%,为第22位大姓。二、宋字来源宋
宋氏起源说宋姓起源多种多样,也涵盖了多民族,在全国分布较广,第一种,源于子姓,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(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),传国三十六世,后为齐、魏、楚灭而分之,子孙以国为氏;第二种,五代时期,辰州(故治在今湖南西部沅陵)蛮酋有宋氏;第三种,西
宋氏家族就是牛!我姓宋!我骄傲!我自豪!快发给身边的宋家人看看吧! 俗话说“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”,说起咱们老宋家,那也是人口众多,据统计,是全国的第22大姓,人口1100多万,。 回顾历史,有众多的宋氏牛人,可以说声名显赫、举足轻重,从战国
宋氏,起源于周代的宋国,宋氏本源于商朝王族的子姓,商朝灭亡之后,分封商朝后代微子启为宋国。于是就产生了宋氏。现在全国有宋氏人口1000多万,占全国人口的0.8%。从宋氏的分布来看,大部分分布着山东河南一带,是宋国所在的地方。宋微子 子姓、
北宋年间,彦德公,功名高就,官至山东滨州知州,任期届满,携家丁告老返乡定居鹅庄的故事在我宋氏家谱中有详细记载《鹅庄简史》。公逝年后安葬在鹅庄故居西。距今达八百余年,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鹅庄地域几经兴衰,几经沧桑,明朝时期,黄河屡次决口,鹅
宋姓,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、多源流姓氏,主要源自子性、姬性。出自子姓,以国名为氏。周成王时,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,封微子启于商朝发源地商丘,建立宋国。齐国灭宋,子孙遂以国为氏。出自姬姓,以祖名为氏。姬宋,字子公,又称公子宋,为春秋
戴姓起源是出自子姓,是商朝宗室微子启的后代。周公旦封微子启在商朝旧都商丘,建立宋国,微子启的第十一代孙,死后谥号是“戴”,史称宋戴公。他的子孙中,就有人用戴作为自己的姓氏,也姓戴。戴姓早期主要在豫东一带发展,后来又迁居豫南。 东汉初年,戴
洛宁姓氏文化研究会李念东一、漫话姓氏二、话说河南姓氏三、洛宁县姓氏情况四、寻根问祖五、刘姓的起源与分布六、赵姓的起源与分布七、李姓的起源与分布八、张姓的起源与分布九、王姓的起源与分布十、郑姓的起源与分布十一、陈姓的起源与分布十二、宋姓的起源
宋姓是一个朝代感十足的姓氏,同类姓氏就是秦和唐,而同类的楚和周等姓氏,朝代感较弱。即便是姓氏感也难以压制我们的第一印象,大秦,大唐,大宋。宋姓男孩取名的关键仍然离不开音形义,同时也可以从古诗词中选取,这样取出的名字婉约自然、古风古韵。【宋雨
最近一对年轻夫妻因为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字火了,不仅小区里的人都知道了,很多网友也对宝宝的名字双双称赞。这位爸爸姓唐,妈妈姓宋,刚刚喜得龙凤胎,家人都非常开心,但在高兴的同时,给孩子起名字也成了夫妻都比较犯难的事情。最后采用“唐宗宋祖”妈妈是一
现在每个人的内在修养都有很高的要求,所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有一种内在的气质。宋姓父母在给2021年出生的女孩取名时,可多参考生肖的喜忌范围,并注意名字的字形、字义、音色的搭配。图片来自网络宋姓宝宝取名注意事项忌字难读难写难读难写的字很